今日导读
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中国IDC > IDC动态 > 技术与方案 > 抗击黑客网络战:五角大楼或强势出击

抗击黑客网络战:五角大楼或强势出击


大洋网 【转载】 2008年09月22日 11:13

  最近,五角大楼就进攻性网络战能力的研发展开辩论。军方高级官员正在推动建设进攻性的网络战能力,要求开发针对其他国家计算机系统的攻击能力,而不是只专注于维护美国电子系统的安全。这些建议的影响无比深远,如果采纳实施,军方专家就能够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把敌方的无人驾驶飞机征为己用,还可以令敌军战机丧失作战能力,甚至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刻切断军事设施等战略场所的电源。进攻性网络战能力的建设,标志着军方在此事上的重大转变。

  多年以来,对于被广泛视为商业和通信媒介的东西,美国官员都不愿意实施军事化,就像对待太空那样。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解密的一份新的“国家网络作战军事战略”文件,在五角大楼引发了辩论,并且最终让军方获得了拓展网络战能力的许可。8月上旬,就在俄格冲突的同时,后者的网络系统也遭遇了一场攻击,有关方面对全球网络战实力状况的认识,随即再度陷入不确定的境地。因此,五角大楼针对网络作战已经持续了数月的争论,就显得倍加紧迫了。

  前空军部长迈克尔·温说:“随着时代的前进,网络在我们作战时将成为战术、技术和程序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温的领导下,空军于2007年建立了一个临时性的网络指挥部,网络领域的行动便是该指挥部的规定任务之一,与空中行动具有同等地位。温于今年6月被解职,新任空军领导人目前正在重新评估成立常设网络指挥部的计划。此前,温领导成立的临时指挥部已经具备了某些进攻性的网络作战能力。

  美国悲观专家:美国正在输掉网络战

  美军的军事网站每天都会受到世界各地黑客的攻击,那么美国准备好如何打这场数字战争了吗?在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特工都会爬上电线杆剪断对方的电话线,然后再伪装一下,以免被人看到。说起来,这应该是网络信息战的萌芽。通过“黑”掉对方的电话线,就能把指挥官们赖以指挥部队的通信技术变成一个障碍。

  现代美军对数字通讯的依赖更是全方位的,作战部队和设备的指挥和控制全要靠它,一旦通讯被“黑”,造成的后果甚至都比得上1000颗原子弹!美军最先进的武装设备,比如捕食者无人机,都是由指挥员在远离战区成千上万英里之外控制的。一旦联系被切断,威力无比的无人机就会立刻变成一堆废铁,更严重的是,还会被敌方利用。

  电子战的节奏、复杂性以及战争的规模已经发展地与互联网本身一样,以往战争特工们的剪电话线的把戏也演变成为具有高度战术性、全新的战争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几乎无法被发现,而且进行地和光速一样快。“黑客”部队在以前还只是一个威胁,而现在则逐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危险。五角大楼称,他们每天都要对网络战系统进行成百上千万次的测试,严防出现漏洞。美国许多安全专家认为美国已经身陷网络战,且正逐渐走向失败。

  网络战司令部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达尔空军基地的历史比空军本身还要长。这个基地1933年建成用作军用机场,上世纪70年代成为第8空军以及世界最大的B-52轰炸机编队总部所在地。这个地方同时也是美国最新组建的空军网络战司令部的总部临时驻扎地,网络战中心的“主服务器”就在这里。按照计划,AFCC要在今年10月份形成基本的“抵抗”能力。

  任何进入这个中心的人手机都会暂时被没收,展示给参观者看时,电脑屏幕要么被关掉,要么就切换到普通的电视节目。面对记者时,所有的人都会三缄其口,不会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其控制室里,“数据墙”从地板一直顶到天花板,16个大大的屏幕对着两排计算机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有一个操作员坐着,对着三个平板显示器以及两个神秘的小黑匣子。

  黑色的盒子是ClearCube计算机终端设备,每个站点配两个大概是美军全球信息网格(简称GIG)中最重要的策略。上面的盒子连接到非机密互联网协议路由器网络(NIPRNet),是直接连接到普通的互联网的。另一个黑盒子则连接到机密互联网协议路由器网络(SIPRNet),其中包括美国军方的分类信息。这两大网络之间在国防部的500万台电脑的网络中绝对不会有任何“物理接触”,不过,在AFNOC,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1.5英寸。虽然惊险,却相安无事。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第1页:美国正在输掉网络战
频道热词:声卡驱动  驱动精灵  驱动之家  
视觉焦点